今年非常有幸參加了2021年全國中小學班主任教師網絡培訓班,在兩個多月的培訓時間里,名師的指導加上豐富的教育實例使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以下,我談談參加培訓的心得體會:
一、保持積極向上、健康美好的心態
一位積極健康的班主任必然帶出一批積極健康的學生。如果一位班主任整天滿腹牢騷,唉聲嘆氣,學生必然受到其傳染,也會失去生活中的勇氣和快樂,更不要說在老師身上得到榜樣的力量,班主任的情緒能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學生的情緒又會反作用于班主任。因此班主任必須有自我控制情緒的能力,做一名“陽光”老師,才是學生們喜歡的老師。她們每一位名師都是用生命詮釋教師的職業,用心守護學生的心靈,關注學生未來的發展,讓每個生命都成為最好的自己?!?/p>
二、善于反思
反思,能讓我們少走彎路。我們很少見一個人做完一件事情之后沒有任何反應,我們事后所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其實都是反思之后最初的表現形式。反思能讓我們明白哪些事情可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是經驗,哪些是教訓,讓我們更能明辨是非,糾正我們所走的路。
三、做一名有魅力的班主任
“親其師,信其道”,老師要以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來吸引學生,征服學生。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說“班主任是學生素質的雕塑師”,所以作為一名班主任應具備多種能力、扮演多重角色,老師的工作才會順利進行。
四、一日常規工作與班級管理
1.對班級工作要有全面的了解。我覺得作為一名工作在第一線的教師,將班級常規帶好的一個前提條件是對本班能有全面的了解。因為孩子之間本身就存在著年齡和生理上的差異性,教師如果能對每個學生都能熟悉,了解學生的個性和習慣,并結合學生的這些特點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學生發展的常規管理方法。
2.常規教育要日常抓,常抓不懈?!扒Ю镏?,始于足下”。學生良好的常規也是要從學生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即從細小處開始,它包括了生活常規、學習常規,而生活常規隱含了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在學校的生活習慣、集體規則意識的培養等等,教師都要根據學生一日生活的內容,有內容、有計劃地開展常規管理工作。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一個老師僅僅只是熱愛他的學生,沒有常規,沒有教育,沒有引導,任其發展,那么這個班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盤散沙。一個班級混亂的原因,是因為沒有制定有序的班級常規,學生往往不知道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更好。所以建立良好的班級常規,有利于促進學生形成一定的秩序感,有利于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
五、建立家校聯系
橋梁,是通過大家的互相聯系,不斷的溝通,齊心協力建立起來的。這也離不開家長們的大力支持,家長的支持對我們的教育工作至關重要,我們將充分挖掘家長的資源,做好家長工作。
1.“家校共育”是我們溝通的一座橋梁。我們會定期地向家長匯報學生的各種表現以及學習的內容,介紹一些先進的經驗和一些先進的信息,也請家長來談談自己的教子經驗,摘取學生生活中的點滴,請家長配合,共同培育學生。
2.個別訪談。利用交接孩子的時間、電話聯系、家訪等形式進行個別的交流,不僅能增進相互之間的了解,也使家長和老師更容易溝通,更能清晰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從而促進每個孩子的成長。
培訓是短暫的,但是這次培訓留給我們的思考是持續不斷的。我們要做最好的自己,讓每個生命都成為最好的自己,如此,方不負與我生命相遇的每一個孩子。在今后的班級管理中我要緊密聯系生活,不斷學習,關注學生的未來發展,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提升的,同時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享受教育,享受幸福生活,給自己的成長帶來更多的力量。
(作者單位:渭源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