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我有幸參加了“2022年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網絡培訓示范班”。本次培訓課程內容設計科學、系統、全面,理論聯系實際,從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素養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構建及協同與融合,到心理健康教育課設計與教學以及心理教師的自我成長與專業發展,對我們一線心理教師來說真是一場饕餮盛宴,需要反芻、思考、實踐、再學習。這次研修對我而言意義重大,收獲是豐富且充實的,對我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導作用。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不論怎樣,要想做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誠如專家所言,需要因地制宜做起來,三位一體做起來,整合資源做起來,全面提升做起來。
一、遵循規律,加強專業引領,幫助教師科學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教師的核心工作是課堂教學、科普宣傳、個體咨詢、團體輔導、心理評估、危機干預以及專題培訓和課題研究等。要想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做好這些工作,那么,理論學習就是專業成長的指南針,臨床實踐就是專業成長的主陣地,課題研究就是專業成長的好抓手。白云閣老師的自身專業成長歷程,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專業引領和示范:精心上課玩轉課堂,個案咨詢苦練內功,咨詢手記反思成長,理論學習明晰方向,鐘情所愛不忘初心等等。這些課程,為參訓教師打開了一扇學科理念、理論、實踐活動的窗口,對我們一線教師來說特別具有針對性,大大拓寬了我的視野。
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應自覺成為教學的研究者、終生的學習者、教學實踐的反思者。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不斷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核心因素,是教師對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依據學生的特點和課堂實際成效,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與總結。關于這一點,我想說心理教師要想真正走專業成長之路,就要讓自己靜下心來記錄專業成長的點點滴滴,可以是課堂教學中或是個案輔導中自己的小遺憾、小歡喜、小創意。真的,不要嫌小,用札記的形式把這一點點的涓涓細流慢慢匯集起來,在一個個或悲或喜的生命故事中,讓自己的生命內涵和外延自然延展。
二、開發課程,聚焦輔導理念,提供學生多元發展的成長腳手架
心理輔導活動課需要很強的針對性,也需要很強的創造精神,還需要有很鮮明的層次感和連續性。理念是心理輔導活動課的靈魂,在我們設計一節心理輔導課時,首先要考慮的是:我要解決什么問題?班里學生存在的傾向性問題是什么?他們的年齡特點是什么?這樣,我們的選題才會有的放矢,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接下來,心理課的設計應圍繞“上什么、用什么上、怎么上”來展開?!吧鲜裁础敝黝}和活動的設計要契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需求,關注學生的課堂生成?!百N著學生走”,心理課的選材、素材以及切入才能讓學生“動心”?!坝檬裁瓷稀眲撘饪梢詠碜运⑹謾C、看文章、看新聞等等,如作者所言,生活中并不缺乏活動,缺的是不愿墨守成規的心。好的活動或創意,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主題對活動進行改變和創新,可以做創意的發現者和改造師。這一理念讓我打開了思路?!霸趺瓷稀被顒拥闹黝}口子小,切口深,把主題講深,講透。如心理專家鐘志農所言,一個心理輔導教師不能遠離學校熱氣騰騰的生活,不能站在學生群體的外圍“隔岸觀火”,否則我們的思想、靈感、熱情就會枯竭,我們自己的心靈家園就會雜草叢生,我們心理輔導課的設計也會“才思耗盡”。
三、強化合作,完善系統,共筑家校社三位一體學生成長守護網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完整的生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緊密配合,特別是在“雙減”后,家校社要實現三維共育,為孩子的終身幸福奠基。要把“家庭、學校、社區(會)”當成一個有機生態系統,以學生為主體,以學校為整體平臺,探尋心理健康教育內外之間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充分整合各種資源。通過構建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全方位多層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但是就目前來看,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效果不理想的問題,有部分原因在于家庭及社會層面沒有很好地參與到這一教育過程當中來。鑒于此,必須建構家校社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尤其在“雙減”背景下更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途徑,這是我校十四五規劃課題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有些思考在本次培訓中得到了啟發和提升。
總之,通過學習,我認識到心理課是學生和心理老師建立心理連接的橋梁,上好心理課是心理教師的首要技能,只有做知需求、知情緒、知困惑、知變化、知發展的“五知”教師,才能成為學生的知心人,從而實現自身階梯式成長,實現師生心靈共舞,當然這還需要很長很長的路要走,唯有堅定自己的選擇,修煉自己內在的功力和定力,努力做一個知行合一的心理工作者。
(作者單位:蘭州市七里河區火星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