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小學網絡黨校
登錄 | 注冊

【工作案例】“三行三有”行走德育體系的實踐探索

來源:中小學網絡黨校 作者:范益豐 發布時間:2022-09-30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把“立德樹人”明確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近年來,長興縣雉城中學始終圍繞“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目標,堅持“五育并舉”,以“弘”文化建構學校文化整體框架,以“弘毅篤行”為架構開展以“行走”為主線的一系列德育活動,不斷完善“毅行好少年”德育評價體系,探索一條讓素質教育落地生根的有效途徑。

圖片1.png

 “弘毅篤行”校訓石

一、特色之基,以發展為要

一所學校要發展,必須找準自己的定位,品牌學校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先有基于生情、校情的學校特色脫穎而出,打磨雕琢以成特色學校,再經沉淀積累,才有可能成為一所品牌學校。

1.基于校情的選擇,平民優質

“弘毅篤行”為雉城中學的校訓,學校將校訓融入各類教育教學活動中,不斷提高認同度,讓學生自覺地做一名“毅行好少年”。學校將“毅行”之“行”,細而化之為“行走行為行動”,力求“行之有序,行之有趣,行之有愛”。學生就是學校之本,只有找準生情,才能尋求到有生命力的特色之道。雉城中學的生情決定了辦學必須是基于更廣大平民的現實,基于學生更長久的未來?;谶@樣的生情和校情,雉城中學的特色之道就在于打造行走德育,最終打響優質平民學校的品牌。學校相繼授予紅旗儀表等30多家單位研學基地的牌子。    

2.順應新形勢發展,五育并舉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工作要堅持五育并舉,培養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拔逵?,即以勞動教育為紐帶,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實現五育并舉。在推進“五育融合”的實踐探索中,為避免學校的教育實施流于形式,雉城中學積極轉變理念,順勢而為破解發展難題,堅持探索讓“五育并舉”理念落地落實。

3.提升核心競爭力,助力品牌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學校品牌建設核心在于形成一種精神文化和核心理念,要實現兩個成長:一是學校成長,助力優質平民品牌,推動整個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二是師生成長,助力幸福生活品質,讓學生在行走體系中成為積極向上、向善且對社會有用的合格公民,讓老師們在學生成長中,找到教育的價值與職業的幸福。

二、特色之路,構“行走”體系

打造學校特色,必然要建立起組織規范化、內容序列化、資源社會化、運行多樣化的實施體系,行走德育的體系主要體現為“三行三有”,即行之有序,更有規矩意識、集體意識;行之有趣,更有廣闊視野、生涯規劃;行之有愛,更有生活能力、勞動精神。

1.行之有序,更有規矩意識、集體意識

著名的波蘭作家萊蒙特說過,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矩秩序各就各位。學校的德育工作對學生各種習慣的培養任重而道遠。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應該只停留在對規章制度的制定與實行上,更重要的是貫徹在學生的日常行為舉止中。

雉城中學以小處而見遠景,以隊列有序見德育有序。學校以進出校門、就餐、集會與跑操為抓手,要求有序排隊,日日堅持、周周如此,一列列整齊的隊伍成為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美國教育家曼恩說過:“習慣仿佛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痹趫猿株犃杏柧毜倪^程中,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大局意識,服從意識,還培養了他們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集體主義精神,孩子們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校內的行走有序還體現在學生的自我管理上,配送飯菜、清理餐桌、文明指數等。

圖片4.png

學生室外課隊列

圖片5.png

學生文明就餐

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必須融入真實生活中,教育才能彰顯成效,才能培養出“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新時代的優秀人才。在“行之有序”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規范意識和責任,還能加強學生集體意識和紀律意識的培養,其重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2.行之有趣,更有廣闊視野、生涯規劃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研學旅行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新舉措。研學旅行也是延續和發展了我國傳統游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如何讓孩子開闊視野,在青少年時期就開始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學校將每學期期中考試結束后的一周設立為“研學旅行周”,通過一系列有目的性的研學活動,實現德育教育中的“行之有趣”?!靶兄腥ぁ敝荚谧寣W生們有機會體驗更豐富多彩的生活,從而促進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融合,為走向社會奠定基礎。

學校圍繞“樂趣、興趣、志趣”的三趣,將課堂教育遷移到社會、自然。通過積極與周邊企業和社區聯系,讓學生親近社會,了解家鄉的企業,為學生們開拓更廣闊的平臺。根據各年級學生年齡段的特征,基于學情組織和安排研學旅行的內容。初一側重于樂趣,組織學生走進野生動物園,了解金釘子、揚子鱷等,在親近大自然中進行探索求知。初二側重興趣,組織學生走進小城海寧、走進水廠,在感受人文歷史、自然科學中,激發求學興趣。初三側重志趣,組織學生走進朱家祠堂、紅旗儀表、德瑪克與長興中學,在直面儒家文化、企業生產流程、學子求學的過程中,讓孩子去思考人生的方向。

圖片6.png

七年級學生“龍之夢”研學

3.行之有愛,更有生活能力、勞動精神

教育學家賈馥茗老師在《教育的本質》中寫到“真正的教育,其責任必須以引導學習者成人為務,以發展人性、培養人格、改善人生為目的?!倍粋€有健全人格、有幸福人生的人必定是一個具有愛的能力的人。行之有愛,是倡導孩子參加社會勞動和分擔家庭責任,更倡導培養孩子的勞動素養與生活能力,引導學生感受愛、理解愛、表達愛,以勞動讓孩子能夠培養愛的能力,培養他們的愛家人、愛生活、愛勞動的情操。

以七年級“應自然之約,品長興之美”研學旅行進主題公園活動為例,活動分為四個內容:一是觀景游園活動,充分感受主題公園的美景,了解“食品安全”知識,了解漾蕩水產品基地知識,讓學生感受到美德熏陶。二是環保護綠活動,著志愿者服裝,帶撿拾垃圾工具,活動全程中做撿拾垃圾愛綠護綠的新時代文明人,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三是品讀歷史活動,踏上光陽橋、走進清代涼亭。光陽橋重建于清光緒壬寅年(1902年),是長興縣內目前現存跨度最大的單孔石孔橋,橋北的清代涼亭也是特色,通過品讀歷史活動充實學生的地域文化知識。四是拓展娛樂活動,各班自行組織拓展娛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圖片10.png

七年級學生“主題公園”研學

圖片11.png

七年級學生“主題公園”研學

雉城中學的學風是樂學善思,博學踐行?!佰`行”語出《禮記?曲禮上》:“修身踐言,謂之善行?!币鉃閷嵺`、履行,意即崇尚實干,踐行理想,行勝于言;也意為不僅要博學,還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雉城中學深入實踐探索“三行三有”行走德育,讓學生在參與各種德育活動中得到浸潤和內化?!靶凶叩掠钡奶厣?,還需要進一步拓展與深化,需要完善課程體系、行為體系、評價體系、教師成長體系,進而形成雉城中學師生推崇并信仰的教育價值觀,形成文化育人的氛圍。最終,要讓雉城中學的學生在行走中成為積極向上、向善且對社會有用的合格公民,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石。也要讓雉城中學的教師,在學生成長中找到教育的價值與職業的幸福。

(作者單位: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雉城中學)


国产女人叫床高潮视频,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完结了吗,2020韩国最新r级限制,后入式动态图45式,和竹马睡了以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