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對教育事業的向往與執著,2002年的夏天,18歲的她登上了夢寐以求的講臺,成為了一名教師。自工作以來,二十年的時間,她一直擔任著班主任工作,能力得到多方面提高。她勤勤懇懇、不辭辛苦地用自己無私的愛關懷著一顆顆稚嫩的心靈,用自己深邃的智慧開啟了一扇又一扇追尋知識的渴望心門。她,就是鄭州市二七區藝術小學的優秀班主任——郭挺圓。
一、以平常心作陽光
我們都知道素質教育不是精英教育,班主任應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自由、健康地發展。于永正老師說過:“我們要俯下身子接近孩子?!笔前?,做教師的就應該和學生站在同等的位置上,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他們,正視學生的缺點和不足。
在郭老師的班級,她還給了每一個學生應有的權利:
1.當班級干部的權利。在他們班級,每個學生可以采用自薦與同學推薦的方式當班干部。
2.當領操員的權利。能站在全班同學面前,響亮地指揮他們,在她的班級,只要你今天的表現好,加到的分最多,明天你就是領操員。
3.獲獎的權利。經過一天的努力,只要你認為自己進步了,你就可以在全班同學的面前說說自己的進步,然后得到一枚班級小獎章。
郭老師認為,學校教育是平等的,就要給每個孩子平等參與的機會與權利。他們的內心體驗自然是愉悅的、快樂的,也真正實現了她的:“孩子們是快樂的,我就是幸福的”教學初衷。
二、以愛心作雨露
(一)關愛學生,巧妙教育
郭老師選擇了付出最多卻也讓人最感動的方式,那就是如親人般的無私的愛。她說,學生的心靈是需要靠愛去耕耘的。學生的一個異常的眼神,一個不經意的表情,她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她常常開導、鼓勵、教育他們,這樣既掌握了他們的心理活動,又消除了他們的精神壓力,還取得了他們的信任。
還記得那次,為了參加區里舉行的合唱比賽,學校要挑選學生參加大合唱,郭老師班里的學生被挑去了一大半。剛開始練習還好,但是練了一段時間后,有些學生就開始打退堂鼓了。一次下了音樂課,郭老師看到小坤、小杰兩個人站在教室外面哭,忙上前問究竟,從音樂老師的口中她知道了,班上的這兩個孩子已經有兩天沒有去排練了。送走了音樂老師,郭老師站在講臺上沉默了一會兒,說道:“請在坐的每一個同學大聲地告訴我,你們愛不愛這個班?”孩子們異口同聲的答道:“愛!”于是她接著問:“你愛這個班,那么你會為這個班做些什么?”孩子們紛紛都表了自己的決心。于是,她繼續說:“你們這么愛我們的班,郭老師很欣慰,但是我們這個班級只是學校這個大集體中的一員,就好像你們是班上的一員一樣!我們要以熱愛集體為榮,我們每個人都是集體中的一員,只有大家都遵守紀律,團結起來,那么,任何事情都能做好……”語重心長的一番話讓一些孩子慚愧地低下了頭。從那以后,她的班上再也沒有人逃跑不去排練了。
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由于郭老師潛移默化的教育,她班上的孩子都變得懂事了很多,在班集體中相處得更融洽了。孩子們還寫出德育小故事,來夸她這個“姐姐”。下課“逼”著他們出去看看遠處,休息一下眼睛,因此而得名“愛管閑事的姐姐”;給他們口若懸河地講名人故事,又給她起了個“愛侃的姐姐”的昵稱;熱火朝天地跟著他們一起大掃除,不小心弄了個“花貓臉”,又被他們叫做“花貓姐姐”…… 郭老師曾說,其實,孩子們是最天真最可愛的,她愿意用她的愛心去呵護他們,做一個快樂的孩子王。
(二)偏愛后進生 耐心輔導
如果說她對全班同學充滿了關愛的話,那么她對后進生更是 “偏愛”?!皭坌母谢?,耐心轉化”是她對這些特殊學生賦予的最大的關懷。她總是捕捉后進生的閃光點,及時地給予他們更多的表揚與鼓勵,從心靈深處打動他們,幫他們樹立起自信心和自尊心,真正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她用無私的愛心打開孩子們的心靈,與他們建立起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感到老師可親、可敬,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以智慧心作和風
(一)開展具有本班特色的活動
為使班級有凝聚力,郭挺圓老師還經常精心組織各種活動,這些活動使學生身心愉快,充分享受了大家庭的溫暖。從而更加熱愛這個集體,以更輕松的心情投入到學習中去。
現在早已經入信息時代,電腦對于孩子們來非常熟識。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在使用電腦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良的現象,部分學生迷戀網絡游戲,上網聊天。了解到這種情況,郭老師不是武斷地發出“不允許玩游戲的命令”,而是精心策劃,組織了一次具有本班特色的主題班會“做E時代文明小網民”?;顒映跗谝髮W生上網查找網絡帶給人們的便捷,沉迷網絡造成的危害……活動時,郭老師特意邀請來孩子們的爸爸、媽媽,共同參與、共同探討,還聘請家長任監督員,監督孩子文明上網?;顒又?,孩子們共同制定了《文明上網公約》,每個孩子都鄭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表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顒拥拈_展解除了家長的擔憂,使孩子們也正確認識了網絡這面“雙刃劍”。
以這次活動為契機,郭老師又采取更重要、更有效的方法──布置學習性、探究性和創新性的任務,組織、指導學生采取網絡查尋、圖書閱覽、討論交流等形式,制作電子小報、動畫作品、創建自己的博客,這些活動使學生有了成功的體驗,感受到了網絡的魅力。
(二)鼓勵參加各種公益活動,樹立學生責任心
在日常教育教學實際工作中,郭老師利用每周五的隊活動課,結合班級實際,培養學生愛祖國、愛班級集體的道德情操;抓住鄭州“創文”的契機,鼓勵學生創作以“低碳環?!睘橹黝}的電子小報,走上街頭向行人宣傳。還親自帶領學生走進社區,為“創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和團結合作精神。一系列的活動為學生之間架起了橋梁,密切了師生、同學之間的關系,使他們由相識到相知、相容、相助、相親、相愛。使他們互相理解,互相關懷,增進了友誼,從而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
(三)以活動樹立孩子們正確的道德觀
令人難忘的是今年的三月——學雷鋒活動月。新學期開學, 郭挺圓老師帶的五一班就制訂了“學雷鋒,六個一”的行動方案,做到行動有計劃、安排有部署,在教室后面的板報上設置雷鋒專欄,并利用隊活動課進行了雷鋒故事宣講、雷鋒生平簡介、雷鋒日記摘抄等等,使廣大同學耳濡目染,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也使廣大同學對雷鋒精神內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月,他們班掀起了學雷鋒的高潮,各種形式的學雷鋒活動有聲有色,涌現出許多的學雷鋒小組:有釘子小組,有服務小組,有環保小組,有互助小組,愛心小組。這些小組開展形式多樣的學雷鋒活動,活動碩果累累,好人好事累計200多次,例如主動為中隊圖書角增添書目、從自己家搬來了十幾盆鮮花裝點教室等。五一班全體同學自發走上街頭,走入社區,清掃果皮、紙屑、煙頭等雜物,得到過往行人的稱贊。此外,五一班還開展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有許許多多的同學默默無聞地為班級做好事,為同學做好事,主動在校園撿起垃圾,這些點點滴滴,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但卻折射出了雷鋒精神的光芒。
不僅在三月,在平時的學習中,五一班的同學們也能充分弘揚雷鋒同志的釘子精神,在班級范圍內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氣氛,制定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勇于趕超,勇于拼比,不甘落后,積極向上。每次考試的優異成績和各級各類競賽獲獎人數最多是對此最好的見證。五一班不僅具備濃厚的學風,還具備良好的班風。五一班的同學們都能主動為集體出力奉獻,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在班級文化建設和管理中涌現了一大批敢于為集體奉獻的優秀少先隊員。
四、以和家長的溝通交流做風帆
和家長的溝通與交流,郭老師有她自己的一套“寶典”。
(一)從來不告孩子的狀
在和家長交談時,郭老師總是引導家長盡量講一些她想知道的情況,內容集中。在向家長介紹學生的在校情況時,她說她的心里一定是“裝著”學生,認真選擇內容,充分考慮到某些內容反饋給家長后可能會產生的一些副作用,而不是光講學生的學習,成績和錯誤。她總是說,和家長交流是要形成合力,為了讓孩子越來越好,如果一味地告狀,結果可能就會導致這個孩子破罐子破摔了。
(二)巧妙地開好家長會
郭老師說,家長會是老師、家長、學生之間的討論會和交流會,是學生的成果展示會。例如,前不久的一次家長會之前,郭老師宣布一項特殊的作業:每一位同學都要給家長寫一封信,說說自己的心里話,要求學生學會說:“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爸爸、媽媽我愛你們!”“我長大了,我懂事了,我會努力的……”好多家長看了信后都很感動,部分家長眼眶濕潤了,家長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郭老師班的家長會形式多樣,有時是通過介紹優秀家長的經驗以及反映學生心聲等方式,有時是利用家長會講解當前的素質教育,幫助家長提高家教水平,有時是讓孩子們來夸夸自己的爸爸媽媽,還有時就是家長的讀書交流會……
每次家長會,五一班的家長都是帶著笑容最后離校的,家長們總會說,來開一次家長會,就像經歷一次精神上的盛宴一般。
(三)培養學習型的家長
因為家長的素質參差不齊,郭老師每天都會堅持利用校訊通或班級公共郵箱給家長發一些關于家庭教育的文章,推薦一些關于家庭教育的書籍。郭老師說,只要堅持去做,家長多多少少都會從中獲益的。只要家長的素質提高了,家庭教育也會水到渠成。想不培養出優秀的孩子都難呀!
郭老師的手機24小時為家長開機,她的微信上總會閃爍著家長們的頭像,她也總是如老朋友般和家長聊天,幫她們想辦法,出計策一起去教育孩子。她說,和家長交流心聲,讓她無比快樂。
五、愛的碩果
郭老師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師德嚴格要求自己。憑這種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她所帶的班級班風正、學風濃,在各種比賽中為學校爭得了榮譽,多次受到各級領導的表揚。她自己也用愛澆灌出了累累碩果。
還記得“六一”頒獎大會上,當主持人問郭老師的學生小茹,你取得了這么多的榮譽,在你心中最崇敬的人是誰時,小茹說:“我心中最崇敬的人是我的班主任郭挺圓老師,我要好好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報答她!”那時的郭老師眼眶中閃動著晶瑩的淚花。
是??!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郭挺圓老師付出的是汗水與淚水,然而她收獲的卻是那一份份充實、沉甸甸的情感。在班主任的崗位上,她還有許多夢想,正因為有夢,才讓她覺得生命美好。她已把她的工作和整個人生幸福聯系起來。就如她常說的那句話:“孩子們是快樂的,我就是幸福的,我幸福走過的,是和他們共同努力得來的!”
(作者單位:鄭州市二七區藝術小學)